首页

tscd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0:15:13 作者:国台办:无论台湾地区领导人讲不讲、讲什么、怎么讲,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实 浏览量:78903

  中新社中山9月7日电 (记者 邓媛雯 吉翔)为期3天的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7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开幕,来自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各界人士2000多人参加。

  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,中共中央台办、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和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、新党前主席郁慕明等两岸嘉宾共同出席论坛开幕式。

  本届论坛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、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、中山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、中山大学主办。

  论坛以“弘扬中山先生奋斗精神 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为主题,围绕“孙中山的发展观与中国式现代化”“深化两岸经贸合作、共谋高质量发展”“弘扬孙中山爱国思想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等议题开展分论坛研讨交流,并组织孙中山历史文化探寻营等五场交流活动。

  宋涛在论坛开幕式致辞表示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、伟大的爱国主义者、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。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。中山先生所期盼的独立、民主、富强的国家,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成为现实。当前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。希望两岸同胞强化责任担当,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前途命运,坚持和平统一根本方式,共圆民族复兴伟大梦想。全体中华儿女和衷共济、共同奋斗,一定能够共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。

  广东省委常委王瑞军表示,广东是大陆台胞投资最早、台资企业最多、两岸同胞交流最密切的省份之一。广大台胞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粤台深度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。我们要弘扬中山先生奋斗精神,大力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,坚决反对“台独”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,坚定维护国家统一,携手振兴中华。

  林政则表示,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山精神,努力践行中山先生“统一中国、振兴中华”的理念,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;坚持“九二共识”这一两岸交往的重要政治基础,维护台海和平稳定,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。

  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高孔廉表示,本届论坛大力倡导弘扬中山精神、共同致力民族复兴,有利于两岸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、深化两岸交流合作。(完)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浙江温州海岛万亩羊栖菜喜迎大丰收

李强表示,中阿建交40年来,双边关系始终保持蓬勃发展势头,两国友谊历久弥坚、历久弥新。今年5月,习近平主席同穆罕默德总统举行会晤,共同擘画中阿关系新蓝图,为推动两国关系与合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台青深耕大陆18载:让更多大陆同胞吃到台湾美味糕点

实现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,是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。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和严峻复杂的环境,特别需要广大青年挺膺担当。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、最有生气的力量。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广大青年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,在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、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部署中,迸发青年独有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勇气,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不断绽放绚丽之花。

防范AI诈骗需有新解

(五)开展数字家庭建设。以住宅为载体,利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移动通信、人工智能等实现系统平台、家居产品互联互通,加快构建跨终端共享的统一操作系统生态,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适用性、安全性,满足居民用电用火用气用水安全、环境与健康监测等需求。加强智能信息综合布线,加大住宅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投入力度,提升电力和信息网络连接能力,满足数字家庭系统需求。对新建全装修住宅,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,鼓励预留居家异常行为监控、紧急呼叫、健康管理等智能产品的设置条件。新建住宅依照相关标准同步配建光纤到户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。鼓励既有住宅参照新建住宅设置智能产品,对传统家居产品进行电动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改造。在数字家庭建设中,要充分尊重居民个人意愿,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。

中国U21男足主教练谈国足0:7日本:跌倒了要爬起来继续向前

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、央宗姐妹几十年如一日,以放牧、巡逻的方式,守护着祖国边境数千平方公里国土,书写着“家是玉麦,国是中国”的家国情怀;在海拔4655米、“连鹰都飞不过”的詹娘舍哨所,达吉、次仁曲珍和普赤三位藏族阿妈,几十年风雪无阻,义务为边防战士背菜上山……这是脍炙人口的“老故事”。

英媒曝光:Meta、谷歌斥资数百万,游说美国封禁TikTok

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。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,是承载发展要素、提高发展质量的主要空间形式。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,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,应注重城镇空间布局、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,完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、周边中小城市为支撑的城市群结构,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、经营、管理。充分运用市场手段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,以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为抓手,提高中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,增强中小城市对人口转移的吸引力和承载力。放宽市场准入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,确保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参与、公平竞争,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